??(365醫學網?報道)2018年10月14日,第二十九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無創血管功能診斷專場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過去二十年來,關于血管內皮功能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不斷發展,血管內皮功能已經被證實為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風險預測因子,而內皮功能障礙也被視為動脈粥樣硬化的始發風險因素?!皩鲋飨铎o教授在對本次論壇進行介紹中時指出,”無創檢測技術的出現,使內皮功能檢測被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男科疾病等多個學科領域。本次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多個學科領域的諸位專家學者針對各個方向進行專題演講,希望能促進對睡眠疾病及心血管功能的評價的深入認識和交流提升?!?/p>
李靜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韓清華教授在《血管內皮功能:從科研到臨床》中講到:隨著人們對血管內皮認知和研究的不斷加深,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的損傷和內皮功能紊亂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階段。在有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群中都可以觀察到內皮功能紊亂,內皮功能紊亂也代表著這些危險因素對血管健康的影響,并可被部分地歸因于NO釋放的減少。韓清華教授提到,血管內皮功能檢測主要基于兩點:(1)特定刺激可以導致血管內皮釋放NO,進而引起血管舒張;(2)內皮功能障礙是一種系統性的過程,所以可在內的全身各處血管床檢測,包括外周動脈。最后韓清華總結到,血管內皮可以合成和分泌各種活性物質保護和調節血管的功能,內皮功能紊亂與多種疾病相關,已成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而通過臨床干預可改善內皮功能紊亂。
韓清華教授
??導致內皮功能紊亂的因素很多,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宏宇教授在《血管健康評價與睡眠障礙》中講到:OSAHS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機制,展示了OSAHS與動脈硬化、與內中膜厚度、以及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明確了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同時,王教授著重介紹了他和他的團隊多年的研究成果——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自2004年以來,王宏宇教授帶領他的團隊致力于中國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技術標準的建立及其臨床技術應用指南的推廣,該項目于2004年獲衛生部批準于全國范圍內推廣,2011年獲北京市科委批準作為首都重大疾病科技成果,2017年更是成功立項2017年度北京市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項目。2018年10月12日,由王宏宇教授和美國羅切斯特梅奧診所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Lerman教授作為共同PI的“中國睡眠與血管健康”多中心聯合科研課題正式在京啟動。
王宏宇教授
??血管內皮功能不僅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也是多種疾病的共同發病機制,越來越多的學科領域開始關注血管內皮功能。正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鄧春華教授在《血管內皮功能—ED診治新靶點》中所談到的:ED(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是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許多慢病的早期癥狀和預警信號,ED也被證實為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則是ED與許多慢病共有的發病機制,因此血管內皮的檢測是ED早期診斷及評估的非常重要一個指標。EndoPAT無創內皮檢測方法能夠更精確評估小血管的內皮功能,適合測量血管內皮和反映海綿體血管末梢血管的功能狀態。
鄧春華教授
??本次論壇還特邀前WFLD世界牙科激光協會主席、法國尼斯大學牙科學院Jean Paul Rocca教授帶來《牙髓病/牙周病患者早期心血管評估及治療評價》,神奈川齒科大學齒學研究所Norio Aoyama副教授帶來《日本人群的血管內皮功能與牙周病研究》,中南大學高血壓研究所所長楊天倫教授帶來《防微杜漸,及早認知冠脈內皮功能不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醫學院研究所副所長晏沐陽教授帶來《冠心?。阂娢⒅?,超越形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綜合科主任張存泰教授帶來《血管內皮功能與健康人群的血管衰老》,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內科超聲心動圖室主任高敬教授帶來《血管內皮功能的檢測方法及評價》,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心內科主任皮林主任醫師帶來《血管內皮功能與心力衰竭患者預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臟科范振興副主任醫師帶來《血管內皮評估在心血管預防中的應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科助理研究員李瑩博士帶來《體檢人群心血管狀態評價研究》,分別就無創血管功能診斷進行主題發言和經驗分享。
??學術講座后,各位專家針對本次沙龍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參會醫生紛紛表示本次論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涉及到內皮功能的各個領域,也讓各位參與的醫生對血管內皮功能評價、無創血管功能診斷以及跨學科合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十分有利于今后臨床工作的開展,受益匪淺。
與會部分專家合影
現場圖片
長城會聚焦無創血管功能診斷專場(10.14·北京)側記
發布日期:
2018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