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會代表,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就各種后果進行談判,這個工作我干了25年。我沒有特別關注過我的健康,從來沒有想過也許將來某一天會就我的生命進行談判。
50歲時,我經歷了一次心臟病發作,差點兒要了我的命。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必須做出某種巨大的轉變,否則將來可能就不會那么幸運了。我馬上開始服用降低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并制定了一個積極的計劃改善我的健康狀況。正當我開始適應我的新生活時,我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21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而我必須獨自面對兩個最大的挑戰:憤怒和困惑。我開始停止服用他汀類藥物,但還是盡可能繼續健身,因為鍛煉讓我暫時忘記煩惱。后來,我打高爾夫球時扭傷了膝蓋,病情一直不見好轉,甚至走路都開始變得困難。我把膝蓋疼痛的問題告訴了醫生,他說,可能只是韌帶扭傷,但他更擔心我身體其他部位是否有什么不適。我告訴了他實情:胸部疼痛依然存在,我感覺非常累,打高爾夫球時不得不將十八個洞減少為九個洞,甚至30分鐘的自行車鍛煉也會讓我筋疲力盡。我還告訴醫生,工作本身和孤獨感讓我壓力很大。醫生對我說,他非常擔心我所說的疲勞問題,他讓我了解一些控制壓力的技巧和方法,幫助我緩解與日常工作有關的壓力,他迫切希望我恢復他汀藥物治療。但我不想變得藥物依賴,我告訴他,只有確定沒有其他選擇時,我才會重新服用他汀類藥物。他向我解釋了血管內皮的重要作用,以及內皮功能障礙是心臟病風險可靠的預測指標。我當天就同意接受了EndoPAT檢測,我需要知道目前自己的狀況,醫生向我保證,EndoPAT檢測可以做到這一點。
20分鐘的測試后。我和醫生坐在一起討論我的RHI分數,我沮喪的發現,我的分數只有1.52,說明我面臨著心臟病風險。醫生說:“你的RHI分數這么低,而且癥狀又這么明顯,你需要馬上看心臟病醫生?!?1周后,我住進了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成功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術。從醫院回家后,我終于明白,我必須理智客觀地看待我的健康問題。我的病情比第一次接受EndoPAT檢測時還要嚴重,結果很清楚,我非常有可能出現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如果沒有接受EndoPAT檢測,我可能還會自欺欺人和逃避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已經擁有了生命的第二次機會,我要充分把握這個機會,改變我的生活,邁向美好的明天。
David - 杰弗遜港,長島
第二次機會—David的故事